EN Menu
news
新闻动态
业务发展 管理发展 党建文明 通知公告
我局参加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救援
发布时间:2018-11-01 浏览次数:1871

 2018年10月28日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行驶至长江二桥时,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后冲破护栏坠入滚滚长江之中。经相关部门初步核实,事发时公交车上共计15人。冰冷的江水毫不留情,一步步吞噬着生命,破碎了家庭。

 事故无情,人有情。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部主要领导立即做出批示,部署相关救援工作。上海打捞局立即响应,洪冲局长连夜召集相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人员设备齐动员,人员分两批驰援重庆,应急潜水设备从陆运连夜奔赴现场。金培鑫副局长率领的5名先遣救援人员,于28日连夜赶赴重庆,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刻研究救援方案,快速投入救援。29日清晨,包括潜水员、潜水医生和设备人员在内的第二批救援人员,从上海直赴万州。随后晚上23时20分,携带救援设备的两辆应急救援车星夜兼程抵达现场,立即进行设备调试与安装。

 伴随着机械的急切声,吊笼进入水中。10月30日6时48分,上海打捞局第一班潜水员(每班两人)下水探摸,搜寻失联人员。但救援难度之大,超乎想象。事故车辆沉没水深达到73米,远远超过普通空气潜水作业深度,需要使用专业氦氧潜水技术,且潜水前需要根据实际水深配置潜水员呼吸用的氦气和氧气的比例,稍有不慎潜水员将有生命危险。

 潜水员的生命线——脐带也遭遇挑战。潜水员探摸发现,公交车的车窗玻璃全部破碎,公交车呈30度角前倾、车辆结构严重受损,变形的钢板锋刃外露。事故车辆周边布满岩石,钢结构、渔网杂乱不堪,面对着极其不稳定水流,脐带存在着被割破、缠绕的风险,使得作业难度不断攀升。

 7时15分,第一班潜水员发现1具遇难者遗体。7时50分,潜水员整理好遇难者衣物后,将遇难者送出水面。江边焦急的群众,不仅心系着遇难者,也挂念着潜水员的安危。为避免压强变化太快,身体内的压缩气体突然膨胀对潜水员的肺部造成伤害,潜水员需要在水下减压2个半小时,然后进入减压舱减压3小时, 作业时间只有35分钟左右。

 为了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潜水员们轮番下水,连夜作战。7时50分、11时12分、11时16分、14时10分,第二至四班潜水员下水救援。先后共计将5名遇难者遗体,被潜水员成功捞起,送出水面。21时11分,第五班潜水员下水。潜水员鲁玉鑫在失事公交车内找到了行车数据记录仪。31日0时50分“黑匣子”被打捞出水,交予当地公安部门。这对于真实还原整个事故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车辆严重变形,两名遇难者遗体卡在车内无法打捞,救援进入到车辆整体打捞阶段。31日早上5时,天还没亮,现场设备技术人员早已开始布场调试打捞设备,为遇难车辆的整体打捞做相应准备。8时18分,第六批潜水员下水,完成了坠江公交车下方吊索的安装工作,并对车尾吊带位置进行适当调整。随后,第七批、第八批潜水员先后下水,顺利完成公交车车尾和车头吊带的安装任务。17时38分,第九批潜水员下水,检查车辆离底状态,为起吊做最后准备。20时30分,第十批潜水员下水,起吊前最后检查确认水下公交车的姿态。

 21时30分,两岸的灯火映照着整个江面,随着吊机的轰鸣声,对坠江公交车的起吊工作正式开始。23时45分,沉没于江底近90个小时的公交车缓缓露出水面,救援现场鸣笛致哀,全体人员脱帽哀悼。

 长江73米水深的水底,连续86小时的不间断作业,28名专业救援人员,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应急救援队用行动履行职责、用专业兑现承诺、用拼搏奉献温暖了山城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