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Menu
news
新闻动态
业务发展 管理发展 党建文明 通知公告
上海打捞局“深潜号”西湖区域天然气外输与终端设施能力提升项目工程纪实
发布时间:2024-09-03 浏览次数:465

截图-20241016101245

93日,在液压镐地强大冲击下,随着海管上最后一块附着物被完全剥离,标志着上海打捞局“深潜号”圆满完成西湖区域天然气外输与终端设施能力提升项目(以下简称“西湖项目”)的第一个基坑全部的涂层清理工作。

西湖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海洋油气开发项目,位于东海海域,集气田开发、平台建设、输气海底管道建设为一体,旨在有效开发该区域的天然气资源,实现天然气资源的最大化开采和利用,是海洋工程领域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在西湖项目的待命期间,“深潜号”便充分利用靠泊时间,对全船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维护保养工作。从导航通讯系统到救生设备,从动力核心到甲板设施,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严格检查与精心调校。全体船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态度,对船舶进行了全方位“体检”,确保了“深潜号”能够以最佳状态迎接后续工程的挑战。

随着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工程人员与设备协同作业,大型设备如挖沟机、ROV等被安全吊运上船,并迅速投入安装调试阶段。工程技术人员以精湛的技艺和高效的执行力,确保了设备的稳固连接与精准无误的线路布置。通过精细调试,所有设备均达到了最佳状态,为项目的顺利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深潜号”抵达西湖项目施工现场时,一场场艰巨的挑战接踵而至。

首当其冲的是28寸海管挖沟作业,然而首次作业便遭遇了深度不足的困境。现场实测沟深仅0.6米,远未达到设计要求的1.5米,而沟宽超出设计要求的4米,达到5-7米。这一结果无疑给所有工作人员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挑战,“深潜号”团队并未气馁,他们通过反复挖沟、优化作业策略,经过一番激烈而富有成效的头脑风暴,决定采取更为坚韧的策略——通过反复挖沟作业来弥补深度不足的问题。

然而,挑战总是接踵而至。在海管涂层清理阶段,团队再次遭遇了涂层夹持设备故障的突发状况。面对这一困境,团队迅速响应,提出了在甲板上尝试人力清理海管涂层的大胆尝试。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甲板;海浪汹涌,不断地拍打着船身。潜水监督率先垂范,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试验之中。他手持圆盘切割锯,动作娴熟而精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工作的热爱与对质量的执着。船舶总监与业主也纷纷加入清理工作,通过亲身实践,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清理工作的难度,也为后续决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团队在充分沟通与探讨后,一致决定采用圆盘切割锯结合人力操作的方式,对海底管道涂层进行精细清理。

潜水员们深知任务的艰巨,但他们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一重任。他们身穿潜水装备,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能,手持圆盘切割锯开始艰难的清理工作。起初,潜水员们手持圆盘切割锯,面对坚硬的涂层,工具虽在耳边嗡嗡作响,却显得颇为吃力。每一次切割都需精准控制力度与角度,即便如此,进度依旧缓慢,令人焦急。经过精确计算,传统方式下,饱和潜水员每分钟仅能清理0.138平方米的面积,意味着完成一处区域需耗时长达86分钟之久。时间紧迫,压力如山,但“深潜号”的勇士们从未言败。面对困境,他们迅速集结,展开了一场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与创新精神,他们终于找到了突破口——采用圆盘切割锯与液压镐相结合的全新策略。这一创新方案如同曙光初现,为清理工作带来了转机。

再次潜入海底,潜水员们运用新策略,先以圆盘切割锯精准地在海管上每隔0.5米进行切割,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确保每一刀都精准无误。切割过程中,尽管有碎屑纷飞,但他们始终保持冷静,操作稳健。随后,液压镐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其强大的冲击力迅速瓦解了顽固的附着物,使海管重焕新生。

新方法实施后,成效显著。清理效率实现了显著提升,饱和潜水员每分钟能清理的面积跃升至0.5平方米,这意味着完成一处海管的清理时间缩短至仅需910分钟。原本需要4天时间才能完成的第一阶段清理工作,在新方法的助力下,仅需短短10分钟便能搞定,甚至较机器作业还提前了半天,这无疑为整个工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效率。

“求索创新”“众志成城”是“深潜号”集体高效完成西湖项目第一个基坑全部涂层清理工作的制胜法宝。“深潜号”集体将以不屈的毅力、坚定的信心为圆满完成西湖项目而继续战天斗地、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