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Menu
news
新闻动态
用拼搏奋斗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风采篇
发布时间:2019-09-26 浏览次数:2451

保驾护航和平年代,坚守岗位报国尽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上海打捞人团结拼搏,实干奉献,为抢险打捞能力提升,为救捞事业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任时代变迁,上海打捞人“勇担社会责任,服务海洋经济”的使命从未改变,“敢拼敢当、共创共荣”的精神从未改变。今天,让我们在不同年代的画面中,领略上海打捞人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用再创新功的热情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50年代

建国初期,上海打捞只有120名职工,却担负着北起营口、大连,西到长江三峡,南到海南的大量繁重沉船清障打捞任务。面对巨大困难,上海打捞人用自制的“土抢土炮” 潜水工具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50年代,上海打捞人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作业,他们人拉肩扛,不仅疏通了由于战争堵塞的主要港口和航道,也为运输、海防和工程建设提供了紧缺的船舰,在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潜水员的杰出代表,全国劳模沈阿四与其他上海打捞人面对国民党军用飞机在长江口等水域的疯狂扫射,坚决履行职责,在枪林弹雨下完成了多项打捞任务。


80年代

1981年,云守璞为抢救同伴遭受严重塌方被埋于江底,献出年仅36岁的年轻生命。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云守璞为革命烈士。图为云守璞参与拆除江阴封锁线工程的工作场景。

1980年1月,上海打捞“德大”轮船员在房舱进水、锚链舱进水的情况下,仍顶着十级风浪,放下救生艇救助遇险渔船。据统计,此次共救助10艘渔船,158名渔民。

1988年,上海打捞人为了维护祖国主权,寸土不丢,在执行南沙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建立施工作业中,他们 冒着南越的骚扰,美国巡逻飞机的侦查,伴着“3.14”海战枪声,顶着50度的暴晒,没有抱怨一声。


21世纪

2015年,在“东方之星”客轮抢险打捞中,上海打捞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毅然站了出来,克服了江水水流湍急能见度差,客船结构复杂等困难,承担了沉船船况探摸调查,沉船过底钢缆穿引等艰巨任务。

“给我准备装具,我来潜一班水”。在“世越号”打捞工程中,作为全国劳模、中国饱和潜水第一人的金锋,为了鼓舞士气,找到解决方案,坚决下潜探摸。

2018年1月,在“桑吉”轮应急处置中,徐军林等四勇士冒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弥漫的毒气以及随时可能爆炸的巨大危险,毅然登上难船进行搜寻,成功取回VDR设备,带回两具遇难者遗体,并确认防海盗逃生舱内无人员生还,彰显了我国的大国形象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近70年来,上海打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交通运输部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近5年内局属单位和班组5次荣获国家级先进集体、85次获省部级先进集体,涌现出了20位全国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3位省部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先进工作者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