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伴随着风机轮毂和发电机机舱的最后吊装到位,“群力”轮顺利完成入列后在福建长乐风场的首台机位安装任务,实现精彩首秀。
6月9日,“群力”轮在启东振华完成建造,经过短暂的调整便马不停蹄地挺进福建长乐风场,经过3天的日夜兼程,于18日抵达风场指定地点。
为了能够尽快的投入到风机的安装中,“群力”轮所有成员不辞辛劳、披星戴月的投入到DP状态下的插桩拔桩试验。6月20日0337时,桩靴顺利接触海床,入泥到达预定深度。伴随着桩靴离底,DP状态下的插桩拔桩调试顺利完成。
继插桩拔桩试验结束后,经过短暂休整,“群力”轮又立即投入到RADIUS的FMEA中,一切的一切仿佛是之前写入的既定程序,一个回车键,就会按照程序执行,都在完美的运行着。
6月24日1750时,风机塔筒运输船预定在“群力”轮右舷抛锚,然而,当时风大浪急,对抛锚定位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船舶总监徐军林、船长朱继宁、轮机长范海荣同中铁大桥局及施工主要负责人召开了塔筒吊装方案交底会。经过多次推敲,确定吊装方案后,现场立即投入作业。在风速高达20Kn,涌浪高达2米的恶劣作业条件下,船舶总监徐军林坚守驾驶台时刻关注恶劣海况对风机塔筒吊装的影响,不断提醒现场司索指挥各个注意点,发现问题,立即叫停,最终底段塔筒仅用时不到30分钟,就从上下波动的驳船上成功吊运至“群力”轮主甲板预定的支撑架上。这是“群力”轮施工吊装的首秀,安全且顺利。
作业窗口期短暂,时间紧,任务重,中段塔筒完成吊装上船后,随即投入底段塔筒吊往风机底座安装作业。
6月25日0340时,正式开始底段塔筒安装。昏蒙的天色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施工人员的汗水伴随着雨水一起挥洒在东海的海面上。此时的夜静极了,只有高频里的指挥声和配合声相互映衬。众所周知,安装塔筒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塔筒的螺栓孔与底座的螺栓的对接,180颗螺栓要一一对应,稍有偏差就会功亏一篑。但是在现场指挥和吊机的完美配合下,迅速完成底段塔筒与底座的精准对接。底段塔筒与底座的成功对接,极大的鼓舞了所有人对海上风电安装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大家攻克不良海况的决心。
最终,当顶段塔筒完成安装后,整根塔筒岿然屹立于海面之上,犹如一根定海神针,插在东海海面上。
紧接着开始风机轮毂和发电机机舱的吊装。在连续高强度的作业后,26日凌晨,当高频里传来发电机机舱安装完成的消息时,大家开心地笑了,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声。
福建长乐风场风电作业,是“群力”轮的初出首秀,也是“群力”轮的自我证明,“群力”轮将拼搏奋斗、不负众望,以实际成绩来回报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托,以最佳姿态为实现局“更深更远 更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