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威力”轮在20号机位经历11个小时连续作业,圆满完成了1014T四桩导管架的安装工作,标志着“威力”轮在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最后一轮施工中的四桩导管架吊装任务首战告捷。
4月1日清晨,偏东风4级,平均可视浪高2米,“威力”轮根据气象海况信息,提前选择最佳船艏向135°抛下5个定位锚布场。0748时,根据设计方案,运输船立式拖运三个高度达50多米的导管架以“头对尾”的站位方式靠“威力”轮左舷。1412时,“威力”轮有序开始了吊前准备工作,吊机主钩通过8根安全负荷为200T的吊带以及8个安全负荷为300T的卡环与导管架顺利连接,1624时,导管架钢桩与驳船甲板的限位割除至临界状态,随后“威力”轮通过绞锚及大臂角度调整等方式,将主钩与导管架中心对齐。
1634时,船舶完成预压载后从左舷正横开始起吊,胡志春总监在驾驶台总指挥,副队长奚正平作为工程监督亲自现场指挥。“200T、400T……800T、1014T,停!”,高频中指令声清晰有力,“主钩保持高度,人员就位解缆,协助驳船离泊”,导管架平稳吊离驳船甲板。被吊起的四桩导管架在装船时与驳船的船艏建筑仅仅相距6.5米,三个立式导管架之间更是只有1.5米的间距,因此驳船必须尽量保持横移撤离,而任何离泊的操作失误都可能会导致驳船撤离时纵向失位撞击导管架。刚刚华丽悬空的千余吨庞然大物,此刻却像个“孩子”停在船艏建筑与船中导管架之间动弹不得,所有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数根系船缆绳与驳船开档锚链松绞默契配合,拖轮平稳满拖,半个小时后,驳船终于撤出安全距离,此刻大家拭去脸颊的汗水,总算松下一口气
1705时,按照作业计划大臂旋转至尾部,作业人员乘坐交通船于导管架1、2号支腿处安装缆风绳,1800时,利用收绞缆风绳的方式将导管架与主钩整体逆时针旋转90°达到设计角度,随后微调船位精确下放插至海底钢桩。1830时,导管架安装到位,解除吊索,标志本次安装工作圆满完成。
“威力”轮在项目施工中,大胆创新、敢于担当,全体船员发挥着“实干、实创、实效”的务实精神,深刻诠释了“专业至深、服务至诚”的价值理念,再次擦亮上海打捞在风电领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