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一直在京唐港值守的“华跃”轮,春节期间依然不停歇。2月14日,人们还沉浸在春节欢乐喜庆的气氛中,一场东北风突如其来,在京唐港1号锚地避风的“华跃”轮,接到京唐港交管指示,距离1.5NM处有一艘货轮“唐山港集3”的船员受伤,急需接送进港。
“人命大于天,指令就是命令”,全船迅速动员,船长芮福强上驾驶台指挥,老轨冯建立坐镇机舱,确保各机器设备正常运转,“华跃”轮全体船员进入各自的岗位,迅速投入到救助伤员的任务中去,并向世纪报房、公司值班室报告相关情况。
“华跃”轮立即与“唐山港集3”轮取得了联系,询问人员受伤情况及身体状况。“唐山港集3”轮回复道:该轮二管轮下机舱干活时眼部受伤,其他身体机能暂时正常,体温正常。
中午11时,“华跃”轮抵达“唐山港集3”轮附近水域,当时正值大风天气,涌浪3m,海况比较恶劣,“唐山港集3”轮为一艘125米集装箱船,没有舷梯、吊车等辅助设备,如何靠泊将伤员平安转运过来,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道难题。
“华跃”轮贴近“唐山港集3”轮,船长芮福强观测到,该船中部分干舷与“华跃”轮木甲板有两三米的高度差,从此处转运不安全,而“华跃”轮船头处与“唐山港集3”轮船尾的高度差较小,从“唐山港集3”轮船尾转移伤员比较妥当。
于是,船长芮福强尝试尾顶浪贴靠“唐山港集3”轮船尾左舷。十几年如一日的操船经验,船长对船舶的各项性能已是了然如心,十多分钟之后,“华跃”轮左船头顺利的贴上了“唐山港集3”轮。
“华跃”轮提醒“唐山港集3”轮请伤员与陪护人员佩戴好口罩,伤员佩戴好相应的保护锁具,在两船位置相对平稳时,人再过来。此刻,“华跃”轮船头与“唐山港集3”轮船尾仍有近乎一米高度差,人员过来,还是有风险。
水手长韩舸观察到,当涌浪到来,“华跃”轮船头被抬高时,刚好能与“唐山港集3”轮船尾齐平,中间有三四秒平稳的间隙,此时我方协助伤员转移过来,较为安全。于是,“华跃”轮甲板人员拽住对方抛来的安全绳,伤员乘间隙很快就过来了,来回2次,其他两名陪护也顺利登船。
三名船员平安登船,我们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船长不禁感慨到,天寒风急浪高,人力何其渺小,要善于“借助自然之力”,顺风、顺浪、顺势而为,才能完成那些看似无法完成的救助任务。
“华跃”轮对登船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及登记,于一个小时后靠好京唐港17号泊位,伤员被接走后,向京唐交管中心、值班室汇报了相关情况,得到交管中心、海事局的高度赞誉。
事后,船上进行了此次救助过程总结会议,“华跃”轮在京唐港服务了十余年的时间,随时待命、做好应急,是快速完成救助的关键和前提。此外,对救助现场的随机应变、人船配合默契、船机保养得当,是完成任务的不可或缺因素。而能做到这些,是在船长的领导下,全体人员秉持着“华跃是我家,全靠你我他”的敬业精神和爱家文化的结果。
我们不是英雄,而是平凡而又朴实的航海人、团结而又无畏的救捞人、坚定而又执着的追梦人。在秦皇岛326工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华跃”轮的身影,在京唐港区,哪里有救助,哪里就有“华跃”轮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