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在中国救捞陈列馆开讲,来自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师生共20余人一起领略救捞科技,感受救捞精神,接受了一次意义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师生们一起参观了中国救捞陈列馆,认真聆听了对中国救捞70多年发展历程的讲解,并集中观看了《“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和迁移工程纪实》《“桑吉”轮应急抢险救援纪实》等专题片,深入了解了中国救捞在履行抢险救捞职责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深刻感悟了“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
随后,上海打捞局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上海工匠”朱小东结合“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和迁移项目,向同学们讲述了古船从方案设计、等比例实验到最终打捞出水的全过程,特别是围绕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打捞迁移技术”展开了详细介绍,让大家深刻感受了中国救捞的硬核科技实力和勇于创新的救捞工匠精神。
当“桑吉”轮救援纪实片中的“四勇士”之一的徐震涛现身课堂,现场响起久久不息的掌声。徐震涛用亲身的经历、朴实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向大家讲述了救援过程中的惊险故事,生动还原了那26分钟的生死时间里的真实细节,让现场师生身临其境、备受鼓舞,对中国救捞人的英勇忠诚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此次馆校牵手合作,是中国救捞陈列馆积极融入学校“大思政课”教育建设的创新举措,为讲好救捞故事、传播救捞文化、创新学校文化育人思路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未来,中国救捞陈列馆将继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加强与各大院校的深度融合,用心、用情、用力打造独具救捞特色的思政教育课堂,为救捞文化传承创新和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