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Menu
news
新闻动态
业务发展 管理发展 党建文明 通知公告
“德意”轮奔赴太平洋救拖“KINGCUP”轮纪实报道
发布时间:2019-12-23 浏览次数:1818


在完成“新振浮7”拖带任务后,“德意”轮正靠泊横沙基地,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人员休整。11月23日晚,船上广播突然传来了江伟益船长急促的声音,“全体船员10分钟后餐厅开会”。大家立马穿戴整齐向餐厅奔去,隐约之间感到新的挑战即将来临。果然,江船长开门见山地向我们介绍:“接到指示,我们将要去救助在太平洋上遭遇故障的外籍船KINGCUP轮。计划11月25日1700准时出发,本次救助路途遥远,气象海况欠佳,任务难度较大,请所有人员做好心理准备和适航准备。”会议结束后,全船各就各位,火速开始了开航前的准备工作。考虑到救助过程中可能会用到橡皮工作艇,我们在完成消防救生设备检查加固后,一起对橡皮工作艇和艇机进行着重“照顾”及养护,以确保万无一失。

劈波斩浪 全力救助


在经过争分夺秒的准备后,“德意”轮终于抢在预定时间之前完成了油水、食品、备件的补给以及出口手续的办理等适航工作,准时开航。然而天公不作美,开航后航途上气象状况一直不太理想。尤其是进入太平洋后,在遭遇了强冷空气和台风“北冕”的前后夹击,平均风力达到9级,浪高超过5米,船舶横摇角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度。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船员都出现了晕船症状。但考虑到主机故障、处于漂航状态的“KINGCUP”轮船员仍在焦急等待救援,我们别无选择,必须顶着风浪,全速前进。是的,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早一刻到达现场,难船就多一份安全。江船长不愧为拥有几十年抢救经验的老船长,他看准天气稍有好转的宝贵时机,让甲板组加紧准备好救助拖带所需的拖航索具,并且做好了关键部位的防磨措施,同时,组织召开了风险评估会议,落实了风险控制措施。12月5日,在经历了10天的漫长疾行后,“德意”轮抵达现场。根据现场情况,江船长召开甲板组工前会,利用多年抢救经验,分析风流情况以及难船漂移动态,选择了合适的带缆方案和时机。由于准备充分,甲板组的接拖作业在大副周开勋的带领下显得有条不紊,“德意”轮在很短时间便带好拖缆,顺利起拖。

在拖带过程中,难船出现了严重的偏荡现象,不仅无法保持跟随状态,甚至有与拖带船碰撞从而造成二次事故的危险。为了拖航安全,大副周开勋每天组织甲板组对护套受力点进行调整加固。为了减少偏荡,“德意”轮要求难船24小时手操舵,尽可能使航向把定在我船船尾。同时,船长要求驾驶员每班都要详细询问难船情况,当得知难船巴拿马导缆孔附近短缆存在磨损时,“德意”轮立即配合难船船员,对其进行了充分加固。

怒涛逆行 雪中送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由于长时间的滞航,难船上食品严重匮乏,难船船员精神状况较差。江船长一面安抚难船船长,一面关注气象海况预报,寻找为难船运送食品的时间窗口。第一次机会出现在12月9日。在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橡皮工作艇被放至海面。但由于当时涌浪较大,橡皮工作艇上下颠簸严重,为了安全着想,这次尝试宣告失败。12月12日,我们离大陆越来越近,气象海况也出现好转,船长当即下令放艇。船员立刻赶到橡皮艇处,完成了对橡皮艇和艇机的试验检查工作。水手长顾健一马当先登上小艇,水手潘建和机工长姜松华紧随其后。这一次,看似平静的海面仍有不小的涌浪,小小的橡皮艇,漂在大洋之上,宛如一片伶仃的树叶。但三位勇士冒着危险依旧坚定而上,丝毫没有退缩。随着艇机带出澎湃水花,转眼间,橡皮艇已经驶出很远。不久,高频传来水手长顾健的声音:“报告船长,我们已经抵达难船,食品运送成功。”这时,大家焦急的心才稍稍放下,江船长立刻回复:“立刻返航,注意安全。”虽然原本对难船运送食品的计划多次因涌浪过大而放弃,但这次冒着风险运送的食品无疑是给难船雪中送炭,这不仅仅缓解了食品压力,更是对船员们高度紧张的精神带来一些宽慰。进入东海以后,航行海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2月17日江船长下令再次放艇输送物资。经过橡皮艇前后4次穿梭,我们多次收到了难船上船员们的诚挚感谢,橡皮艇也成为了我们与难船之间的希望之桥、友谊之桥。


尽管后续拖航期间,因难船满载、动力缺失导致目的港口拒绝其进入,但在岸基的大力支持与“德意”全体船员的努力下,最终安全地将难船拖带至青岛港指定位置。在完成难船救援拖带后,“德意”轮从青岛返回,并于12月23日晚安全抵达外高桥码头,远洋救助任务顺利完成。

在近一个月的紧急救援中,“德意”轮迎难而上,全船上下团结一心、长途奔袭,顺利完成难船救援拖带任务,展示了“敢拼敢当”的精神,践行了“勇担社会责任”的使命,这为上海打捞“更深、更远、更强”发展做出了“德意”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