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Menu
news
新闻动态
业务发展 管理发展 党建文明 通知公告
上海打捞局“深潜号”圆满完成珍珠平台南侧三段膨胀弯安装工作
发布时间:2025-09-23 浏览次数:1349

截图-20251014091719

近日,上海打捞局“深潜号”作业团队在东海西湖作业区迎风斗浪,直面复杂海况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带来的双重考验,历经连日艰苦卓绝的奋战,以精湛技艺和严谨作风,成功攻克技术难关,圆满完成了珍珠平台南侧三段膨胀弯安装任务,彰显了新时代救捞队伍的专业素养与使命担当。

此次施工面临空前挑战。珍珠平台周边海域沉积了大量含高浓度VOC的钻井钻屑,在高压、强扰动的作业环境下,这些有害物质持续挥发侵入作业空间,既直接威胁潜水员呼吸系统,还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导致过敏反应,甚至对中枢神经和肝肾功能造成潜在危害。加之海底能见度不足、海流紊乱多变,潜水员在昏暗环境中仅能依靠触觉与经验完成作业,施工难度与风险倍增。

为筑牢作业安全防线,项目团队经审慎研判后精准施策,构建起全方位、高规格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水泥压块打底、帆布覆盖压覆的组合方式,有效隔离作业区域以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扩散;再为潜水员在常规潜水服外叠加配备全身防化服、防化手套,严密密封头盔阀门,从人体端阻断钻屑接触;针对潜钟脐带,创新采用保鲜膜包裹、加装浮力瓶,规避其下垂触碰海底淤泥引发的设备污染。

潜水员回钟前,先彻底清洗潜水服、脐带等接触海水的设备,避免污染物带入潜钟;回钟后,即时开展5-10分钟系统性洗钟,快速清除残留污染物;为严防VOC侵入潜钟,团队采取双重措施——一是加倍活性炭用量强化气体净化,二是全程实时监测气体成分,保障钟内空气质量;换钟时,严控舱体间气体流动,及时闭锁舱门,必要时通风置换过渡舱,坚决阻断污染物向生活舱蔓延;钟内常备清洁物资,可随时处理突发油泥污染,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管控-应急处理”的完整流程闭环。

潜水员每次回钟,潜钟医生即刻询问观察其身体状况,同步启动洗消程序与潜钟气体置换,确保作业环境洁净;若遇潜水员身体不适,医生可依据应急程序先行对症给药,待其出舱后再安排专项体检复查。与此同时,潜水监督与安全监督通过应急预案推演、实操演习相结合的方式,让潜水员熟练掌握应急操作要领,确保极端情况下能快速响应处置。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措施,充分彰显团队在恶劣条件下保障人员安全、践行科学作业的硬核能力与责任担当。

在安装作业的关键阶段,业主单位领导专程赶赴潜水控制室,通过监控屏幕实时察看作业情况,详细了解工程进展和安全防护措施,对团队采取的科学防护体系和严谨作业流程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潜水员展现出的专业精神和顽强作风表示赞赏。

在科学防护体系和局内外领导关怀的双重支撑下,团队始终紧扣“安全第一、高效施工”核心目标,高效有序推进并圆满完成多项关键作业:一是精准实施上、中段立管传递与湿存操作;二是高效安装多组管卡并完成合卡扭矩施工;三是规范投放水泥压块与帆布,将前期制定的钻屑隔离方案精准落地;四是扎实完成三段膨胀弯安装并加装保护罩。每项任务推进,不仅凝聚着船上指挥人员与饱和潜水团队的智慧与汗水,更以实操成果印证了前期防护体系的科学性与统筹规划的有效性。

本次施工的圆满成功,不仅为珍珠平台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也再次验证了“深潜号”在高风险、高难度施工条件下的综合作业能力。作业团队通过科学严谨的防护方案和精细化的操作流程,成功克服了VOC危害及能见度低等多重困难,为今后类似环境下的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接下来,“深潜号”将继续坚守岗位、精益求精,以扎实的技术和负责的态度,全力投入后续各项海上工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