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刚果当地时间),上海打捞局刚果二期项目传来里程碑式捷报——WHP4 RP导管架全流程施工任务圆满完成。这一关键节点的实现,得益于项目团队成功克服了多重技术与环境挑战,依次完成了导管架吊放就位、斜桩精准插装、接桩校准和打桩固基等关键工序。经业主及海事保险员(MWS)严格核验,各项技术指标均完全达标,标志着这座西非海域油气输送核心枢纽已正式具备上部组块对接条件,为项目整体顺利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这一成就的取得并非一帆风顺。项目施工初期便面临着严峻挑战:海底管线密集交错,而业主明确要求“吊装作业严禁吊机跨越海底管线”,这使得插桩方案的制定一度陷入困境。为此,项目组积极与相关方开展深度协作,在充分研究当地水文气象特征与海底管线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制定了“先移船至起桩位完成起桩,再转至插桩位实施插桩”的作业流程,从而从源头上规避了管线安全风险。
随着工程的深入推进,接桩环节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为满足业主对钢管桩垂直度的严苛标准,项目组自主研发了专用接桩器。通过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团队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设备结构细节进行了多轮优化改进。经过持续调试和完善,最终成功将接桩垂直度误差精准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这一技术突破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在施工过程中,设备故障问题频频发生:内张器(ILT)接连出现传感器失灵、液压卡顿等故障,甚至因无法正常泄压而导致插桩后难以从钢桩内拔出;同时,IQIP打桩锤也频繁发生电磁阀故障。面对这些突发状况,项目团队展现出卓越的应急处理能力——他们不仅攀至数十米高空为ILT配置吊索具,还与分包商深入研讨维修方案,最终在数小时内成功将ILT拔出并吊放至甲板;针对打桩锤故障,团队通过深入研究设备工作原理,精准定位故障根源并高效完成修复,确保了打桩作业的持续推进。
这些技术难题的顺利解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项目组卓越的管理协同能力。在项目前期,团队就与业主建立了高效沟通机制,通过每日常态化的对内、对外例会,以及针对插桩方案优化、ILT维修等突发问题组织的专题研讨会,确保了问题的及时解决。同时,项目组还主动向业主 HSE部门报备施工计划与风险预案,定期提交设备维护记录和海况应对措施,确保了施工全流程严格符合业主安全生产标准。
在内部管理方面,项目组打造了“管理-生产-维护”三位一体的协同作业体系:管理层根据海况提前24小时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一线团队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精准把控斜桩姿态,巧妙运用滑轮卸扣与绞车实现接桩器的精准操作;设备团队则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维保支持,通过“听异响、观姿态”等专业方法快速排查故障,为方案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WHP4 RP导管架的圆满完工,标志着刚果二期项目成功攻克了最关键的核心节点,“啃下了最硬的骨头”。面对海底管线密集、插桩精度要求极高、海况复杂及设备频发故障等多重挑战,项目团队通过卓越的管理协同与技术创新,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施工任务,积累了宝贵的技术成果并形成规范文件,还为后续工程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这一成功也进一步深化了与业主的合作互信,为上海打捞局在国际海工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声誉,更为今后承接高端海外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