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Menu
news
新闻动态
业务发展 管理发展 党建文明 通知公告
上海打捞局“群力”轮实现南海深水域工程作业重大跨越
发布时间:2025-06-24 浏览次数:334

截图-20250815100107

624日,上海打捞局“群力”轮在文昌油田群应急抢修工程中交出亮眼答卷,此次项目的圆满完成标志着“群力”轮正式具备100米以上深水域作业能力,提高了上海打捞局在水深100-150米深海缆施工领域的施工技术实力。

据悉,某FPSO两条动态电缆因受“摩羯”台风影响,在PSS基础上方破断,基础框架损坏严重,导致本次抢修作业面临三重硬核挑战,一是124米水深产生的1.21兆帕水压,每平方米承受压力远超常规作业环境,对水下设备密封性、抗拉强度提出苛刻要求;二是海底复杂地形导致海缆铺设路由变化率较浅水区显著增大对安装精度要求;三是动态海缆在FPSO运动中的张力变化陡然提升,对船舶张力控制系统提出极高动态响应要求。

作为保障文昌油田群稳定运行的关键工程,本次抢修任务涵盖两大核心施工内容:一是完成两根动态海缆铺设;二是完成32块水泥压块安装任务。为此,“群力”轮团队发扬实干创新精神,采用ROV水下定位与船舶张力控制系统协同作业模式,通过多次参数调试,将中水浮筒夹具安装精度控制在合理偏差内,HOLG BACK夹具实现100%一次就位。在旧缆移除环节,施工团队以“工序再造”为突破口,颠覆传统整体切割工艺创新采用“分段切割+ROV牵引”打出一套高效施工“组合拳”。在海缆铺设阶段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24小时监测海缆触泥点张力变化,铺设过程中连续记录累水深-张力-速度关联数据,为深水域施工数据库新增关键基础参数。

施工期间,“群力”轮遭遇台风“蝴蝶”影响,中心风力达12级,作业区浪高超过6米,给施工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船舶总监徐军林带领项目团队建立台风动态预警专项小组,通过专业气象软件数值预报数据,精准捕捉到4小时作业窗口期。实现“人员零伤亡、设备零受损、进度零延误”的目标。

海缆铺设完成后,施工团队又马不停蹄投入到管缆水泥压块安装保护作业中。团队采用“压块预制+分组吊装”的方案,将32块水泥压块提前在甲板完成吊点调试,利用ROV水下辅助对位系统,实现高效安装。

潮起海天阔,奋楫正当时。此次深水域作业的突破,既是对“群力”轮一次技术实力的集中检阅,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生动诠释,标志着“群力”轮完成从浅水区作业到深水域攻坚的历史性跨越,为上海打捞局100-150米水深海缆施工积累了可复制的工程经验。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的不断推进,上海打捞局“群力”轮团队将以此次突破为新的起点,锚定更高难度深水域施工领域,持续开展关键施工技术攻坚,用智慧和汗水在蔚蓝深海贡献源源不断的上海打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