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如一层轻柔的薄纱,缓缓铺洒而下。外高桥4#锚地里,上海打捞局“华跃”轮静静伫立,像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沉稳地等待着,等待着再次启航,奔赴新的征程。这艘已服役四十余载的老船,船身斑驳,岁月的痕迹如同老人脸上深刻的皱纹,无声诉说着往昔的风雨与沧桑。此刻,她正蓄势待发,即将执行一项全新的任务——拖带“UTAMA D07”驳船,从上海启程,前往遥远的印度尼西亚达拉根港。
回首过往,“华跃”轮先后在中海油渤中25-1及秦皇岛32-6油田辛勤作业,期间参与过多次救助任务。那些年,她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钢铁勇士,在油田间穿梭忙碌,无论是狂风呼啸,还是巨浪滔天,她始终坚守岗位,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退缩。每一次接到救助任务,她都全力以赴,凭借着稳定可靠的性能,出色地完成救助使命,也成为渤海海域不可或缺的救助后备力量。正因她始终如一、积极进取、不畏艰险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业主和海事的高度赞誉与充分信任。
如今,即便“华跃”轮已不再年轻,却依旧壮志满怀。在启拖之前,船员对她进行了全方位、细致入微的检查,每一个设备、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这个过程,就像是在为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老将悉心调养身体。我们小心翼翼地检查每一处零件,精心为她消除潜在的隐患,只为让她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踏上新的征程。廉颇虽老,却仍能“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为国家效力。“华跃”轮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尽管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得益于船队全体成员多年来的齐心协力,精心检修与维护,她依旧动力强劲,足以驰骋在辽阔的海洋之上,向着远方奋勇前行。
航行途中,困难如影随形。起拖后的第四天中午,风云突变,风速骤增,浪高超过四米,海浪如同巍峨耸立的山峰,层层叠叠地汹涌扑来。惊涛骇浪不断地猛烈拍打着船舷,激起数丈高的白色浪花,仿佛要将“华跃”轮吞噬。船身随着海浪剧烈地摇晃,时而被高高抛起,像是要挣脱这汹涌大海的无情束缚。时而又重重跌入浪谷,仿佛下一秒就会被黑暗的深渊彻底淹没。在这艰难的航行中,船舶奋力前行。然而,意外却突然降临,值班轮机员匆匆报告:“巡查时发现1#发电机油底壳透气管的泄放管有海水流出!”轮机长迅速确认情况后,立刻组织轮机部人员展开甲板透气管应急抢修止漏工作。大家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抢修。机舱内温度高达四十多度,他们穿着工作服,汗水浸透衣衫,却始终坚持着,经过一番紧张而艰苦的努力,终于成功排除了险情,1#发电机恢复正常备用状态。这次小小的意外,反而冲淡了萦绕在大家心中那份紧张凝重的气氛。在共同应对困难的过程中,大家的信心得到了鼓舞,斗志也变得更加昂扬。正是船员兄弟们这份顽强的责任心和无畏的勇气,让这次风浪天的抢修作业取得了胜利。
终于,在历经十多个日夜的艰难航行后,“华跃”轮成功地将驳船拖至印度尼西亚的达拉根港。那一刻,所有的疲惫瞬间化作了胜利的喜悦,在每个人的心中蔓延开来。我们满怀感慨地轻轻拍了拍“华跃”轮的船身,轻声说道:“老伙计,你做得太棒了,我们真为你骄傲!”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华跃”轮用它的实际经历给出了一个无比响亮的回答:即便岁月匆匆流逝,只要心中怀揣梦想,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在新的征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