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1940时,随着第14舱人员顺利出舱,横沙基地混合气常规隧道带压作业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混合气常规隧道带压作业实验是根据新加坡隧道带压项目的需求,利用现有200米带压饱和系统模拟盾构,分别对36米、45米、54米三个不同深度进行一次氦氧混合气常规隧道带压实操,目的是验证美国海军氦氧表面潜水减压表的适用性,同时针对隧道饱和头盔、面罩以及吸氧面罩的结构和功能性进行实际使用并反馈存在的问题。
8月8日至8月14日,进行前期的设备、物资运输准备、气体配置以及设备连接调试。8月15日,在潜水队队长胡建的带领下,12名潜水员在横沙基地集结开始了为期5天的封闭式实验。人员集结后立即开始对200米带压饱和系统设备和安全操作流程进行熟悉和模拟,以高标准、严要求为目标,对潜水员进行混合气常规隧道带压理论知识培训。进舱潜水员们通过每天早晨进行体能训练,切实有效的提高体能素质,发挥青年潜水员的优势。8月17日,工程船队副队长金锋亲临实验项目现场,严格把控安全作业程序,为实验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8月16日至8月19日,在合理调配人员,充分利用设备的基础上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本次实验并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舱内模拟带压作业的过程与水下作业不同,潜水员需要戴着头盔和面罩在高压空气中模拟作业,根据预定计划,进舱潜水员需要在模拟舱室内进行搬运、深蹲、跳有氧操等活动,面对四十几度的闷热环境,往往刚动了5分钟汗水就浸透了工作衣。连续进舱期间,在潜水队党支部书记顾德章的带领下,以实验团队为战斗堡垒,组织党员同志冲锋在前,通过谈心谈话等形式消除进舱潜水员心头的疑虑,鼓舞了士气,增强了进舱潜水员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毅力。设备中心副主任王志强奔走在各个关键性设备的控制面板旁,仔细研判风险源,不放过任何可能会影响进舱人员安全的因素。潜医中心主任吉宏伟、副主任黄知果始终坚守在减压控制面板前,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操作,每到减压的关键阶段,更是目不转睛地关注着舱内潜水员的身体状况。在不同岗位的通力协作下,凝聚了共同奋斗的强大正能量,为推动实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19日,工程船队队长张立百忙之中抽空到实验现场看望全体实验项目人员。张立队长表示,隧道带压作业业务将成为我局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家要全力以赴,争取尽快打响我局在隧道带压作业板块的品牌知名度,同时要尤其重视安全问题,尽快把混合气常规隧道带压作业的技术理论知识掌握牢固。
通过本次实验,全体参与人员戮力同心,安全高效的完成了实验目标,这是隧道带压作业技术方面的新突破,进一步巩固提升了隧道带压作业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培养了一批隧道带压作业的优秀青年队伍,为船队的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