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个多月的奋战,三用船队“华虎”轮圆满完成了倍受关注的国内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施工作业任务。
回顾整个施工过程,“华虎”轮作为施工主作业船,全程参与并完成了“海油观澜号”系泊系统锚腿适应性改造、系泊锚链的铺设、海上拖航以及锚链回接限位等关键性作业。整个作业过程中,“华虎”轮攻克了各阶段多个作业难点,充分发挥了全体船员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体现了安全、高效、优质的海上施工能力,赢得了业主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在项目初期系泊锚链铺设阶段中,“华虎”轮主要任务是要将直径132mm的新锚链装载到船舶锚链舱中,从海底捞起来的配重链锚链(直径142mm)与新锚链(直径132mm)通过H型卸扣进行连接,然后再将所有锚链进行铺设。此阶段遇到链轮与锚链不匹配、容易跳链和在铺设时不能用链轮进行有效释放等难题,吴建平和徐华天两位船长根据船舶设备特性,通过专业的技术分析与讨论,结合以往丰富的锚系作业经验,制定出了一套安全、科学、细致的施工方案步骤,以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油耗完成了铺设作业。
拖航阶段,“华虎”轮主拖“海油观澜号”从珠海福陆码头出发途径珠海港黄茅海航道、高栏港航道出港后,长距离拖航至文昌油田安装海域。此时浮式风电平台已组装了巨大的风机,因“海上摩天轮”其结构特殊、受风流影响大,导致拖航难度急剧加大。但“华虎”轮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克服了被拖物吃水大、受风流影响大、珠海港区航道窄、水深浅、操纵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安全、顺利的完成了运输任务。 最后精准就位阶段,“华虎”轮精准、高效完成了“海油观澜号”9根总重超过2400吨锚链中的5根锚链的回接限位项目作业,通过这9根锚链牢牢拽住“海油观澜号”,才能够使其在波涛汹涌的深海中保持稳定。那么重达数千吨的“海油观澜号”是如何准确地找到自己的预定位置,在深远海“精准安家”呢?原来是由包括“华虎”轮在内的三艘大马力拖船通过钢缆牵引着进行位移调整,三艘船形成稳定的三角形进行精准定位,这种多船定位系统在我国海上风电领域也是首次应用。 本次项目的顺利开展,充分展示了三用船队一流的装备能力和精湛的业务水平,是“华虎”轮团队在局、船队领导的支持下持续发力、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的真实写照,为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远距离拖航、精就位等作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船队在海上风电项目领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树立了行业信誉,也为继续拓展海上新兴能源用船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华虎”轮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不负重任,慎终如始,在加快推进上海打捞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勇立潮头,再建新功。